发布时间:
2025-07-27 07:11:30
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: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■◆:京(2024)0000004
一直以来■■■,虹口区始终以开放包容之姿,书写着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动人篇章。鲁迅曾在此翻译外文著作,茅盾、夏衍等通过北外滩走向世界◆◆★;石库门的特色老建筑吸引着世界的目光,荣康里■◆★■★★、德庆里、丰盛里等弄堂■◆★■,融合了老上海的市井烟火与潮流时尚★★◆■。如今,北外滩友邦大剧院启用,众多国内外精品佳作登台◆◆■■★,让虹口区成为展示世界各地文艺作品的舞台。
此外,虹口区还打造了多个城市文旅新地标,如上海首个公园图书馆——和平书院,以及海派文化中心★★★★■、巴金图书馆等文化场所,它们集文化服务、休闲游玩、消费打卡于一体,为市民和游客提供多元文化体验■★◆★。
为更好地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,虹口区以科技赋能文物保护和旅游发展■◆■◆,让历史从教科书走进生活场景,成为市民和游客可感可触的日常◆■■◆■◆。虹口区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、局长童科介绍,近年来★■★,虹口区致力于打造■★■■“文物大地图”“文保小虹书”等数字化管理体系,构建◆★■■■“一文物一档案★■”动态数据库,实现了对文物的有效保护和精准管理■■;“海上方舟·共同家园”主题游径串联起区内13处不可移动文物,让游客沉浸式感受海派文化的内涵,该主题游径入选国家文物局、文化和旅游部■★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的2024年度优秀文物主题游径。
随着越来越多外国友人走进中国,上海北外滩国客中心景区成为许多境外游客踏上中国的第一步。这里举办的邮轮欢迎活动将非遗元素融入其中■◆,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。同时,虹口区“2025虹口乐邮游■■★◆◆”品牌推出ShanghaiPass二次元“吃谷”专列和“时光之境·摩登海派光影漫游”虹口专属旅游线路,为入境游客提供一条龙服务——邮轮甲板上,非遗传承人为外国游客展示技法,热情互动中二次元专列已等候就位,朝专属旅游线路进发★■★◆。
虹口区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■■★,现存不可移动文物303处,包括鲁迅墓、上海大厦、上海邮政大楼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5处。
虹口区还以“咖啡+万物”打造了2025上海国际咖啡文化节★★,虹口北外滩2.3公里的水岸边■◆,超350个展位近百家全球咖啡品牌汇聚于此★◆■■★,打造出一场咖啡文化盛宴。活动期间,演艺演出、体育竞技■■、文旅体验、潮流文创■◆■◆◆、露天电影、非遗展示、特色美食等业态,丰富了人们的体验。
鲁迅、瞿秋白、郭沫若、茅盾等近现代历史文化名人曾在虹口区居住、生活,依托历史名人,虹口区打造了◆■■“环鲁迅公园艺文群落★◆◆◆”和“景云里”名人故居群等IP,通过开展专题学术交流◆◆◆、书法大赛等活动,持续扩大文化名人聚集地的社会效应。
版权声明■★■■◆◆:凡注明“来源★■◆★◆◆:中国西藏网■■◆◆◆■”或◆■★◆■“中国西藏网文”的所有作品■◆■★◆■,版权归高原(北京)文化传播有限公司■■★★★。任何媒体转载◆★■、摘编■★★■◆★、引用,须注明来源中国西藏网和署著作者名,否则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上海市虹口区被誉为“海派文化发祥地、先进文化策源地■■、文化名人聚集地”,鲁迅笔下的◆■“铁屋”回声、石库门弄堂里的市井烟火……这里不仅是上海近代化进程的重要见证地,更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■★★。在近日举办的2026年中国“东亚文化之都◆◆★”终审活动中◆◆◆,虹口区作为6个入围候选地之一■■◆★◆,以“文物会说话◆★★■”等实践,诠释出虹口的文化创新活力。
目前,虹口已构建起“国家级平台+专业场馆+数字技术■■◆★◆”的立体化国际传播矩阵。“酒店+博物馆”“人才公寓+书院”等创新模式,以数字赋能推动“虹口是个博物馆”项目;推进新华社美术馆(上海馆)、海上国博等项目落地凯发体育app,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◆★◆;结合上海旅游节创新推出数字City Walk,通过“线上打卡+线验■■★”的模式,实现文化传播的年轻化■■★、国际化★■。(本报记者 刘海红)
文旅体商融合推动了虹口区的消费模式创新与经济生态升级■★■◆。凯德虹口商业中心与虹口足球场合作■◆★■★,在演唱会及大型活动期间推出纪念票根、折扣福利等,实现了“观演—消费—社交”的闭环,以“票根经济■■”激活文化消费潜能◆◆★★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