发布时间:
2025-07-12 01:50:34
面对新的发展阶段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外环境,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的战略机遇。习深刻指出:■■◆★“我们的判断是危和机并存、危中有机、危可转机,机遇更具有战略性、可塑性,挑战更具有复杂性★★◆、全局性◆★■★◆■,挑战前所未有★◆★◆■■,应对好了◆★★,机遇也就前所未有■■■。”当前,我们所面对的不再是过去那种顺势而上、相对平稳的大环境。在那一阶段,机遇比较好把握,风险挑战比较容易看清楚。现在世界形势动荡复杂★★◆★◆,地缘政治挑战风高浪急,暗礁和潜流又多★★■,把握机遇的难度大大提高,很多机遇可能稍纵即逝◆◆■■◆。这对我们的应变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■★,需要我们对机遇和挑战有更深的研究和把握★★◆,同时有更高的战略敏感性和决断力★■■■■,善于从眼前的危机和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,在主动应对挑战、积极化解风险中化危为机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★★■:◆■★◆★■“当前,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,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,国际力量对比深刻调整,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。”这一重大论断深刻洞察世界之变、时代之变、历史之变◆★★◆,为我们正确认识和把握新征程上新的战略机遇◆◆,采取科学有效的应对举措提供了科学指引。我们要增强机遇意识、风险意识,准确识变、科学应变、主动求变,既要牢牢把握、用好新的战略机遇,又要善于化危为机、从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◆★★★■◆,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◆◆★■■、起好步◆■■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◆★,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,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◆★★■、统揽全局、把握大势,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,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、发生历史性变革,为孕育和把握新的战略机遇、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了坚实物质基础★■◆。
2012—2022年,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近70万亿元◆◆,年均增长6.2%◆■★★■,在高基数基础上实现了中高速增长◆◆■;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.65万元提高到3★★★◆.69万元,形成超4亿人口的世界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;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从20■■■■◆■.55万亿元上升到43★■.97万亿元,14亿多人口的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不断增强;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从28.2万亿元增加到58万亿元,1.7亿户经营主体活力充分释放;货物进出口总额从24.4万亿元增加至42.07万亿元◆◆◆,连续6年保持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地位。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★★,根本在于有习作为党中央的核心◆◆、全党的核心掌舵领航,根本在于有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■★◆◆★。“两个确立★★◆◆”为我们牢牢把握新的战略机遇提供了根本保证。
近年来■★★,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,西方国家治理乱象丛生。美国深陷政治极化、政党恶斗之中,逆全球化和民粹主义思潮蔓延,种族仇恨犯罪持续高发★◆■■■◆,贫富差距不断扩大。2022年以来,新冠疫情和乌克兰危机影响交织叠加,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紊乱、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、国际货币金融体系更加脆弱,一些国家经济停滞不前。与此同时,受经济基本面疲弱以及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影响,一些西方国家金融市场出现动荡,银行业危机若隐若现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(OECD)发布数据显示,欧美主要国家的综合领先指标(主要用来预测未来经济走势)持续下降,出现经济衰退的可能性加大◆★。
面对新的发展阶段不断发展变化的国内外环境★■■◆★,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新的战略机遇◆◆■。要增强机遇意识、风险意识,准确识变、科学应变、主动求变,既要牢牢把握、用好新的战略机遇,又要善于化危为机、从眼前的困难中捕捉和创造机遇。
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不少深层次矛盾躲不开、绕不过,必须坚持全面深化改革开放。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。要立足贯彻新发展理念◆■、构建新发展格局◆■■■★,坚持问题导向,围绕增强创新能力、推动平衡发展、改善生态环境、提高开放水平◆★■★★■、促进共享发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■■★◆,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深入★◆◆◆,更加精准地出台改革方案■◆★◆,更加全面地完善制度体系。统筹发展和安全★◆★★■,坚持标本兼治◆■★■◆、远近结合,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、深入转变发展方式◆★,以效率变革、动力变革促进质量变革,加快形成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,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。
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,必须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。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■■◆◆,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完整、准确■■★◆★★、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推动高质量发展◆★★★,推动我国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,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、科技实力、综合国力,增强把握新的战略机遇的能力★■★。加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★◆,强化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,集聚力量进行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,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★◆◆■,前瞻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,培育发展未来产业■★,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■■★◆。同时,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,共同营造有利于发展的国际环境,共同培育全球发展新动能,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■★、包容◆■★■■■、普惠、平衡、共赢方向发展■■★◆■◆。
治乱之别的背后,是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调整★★★◆◆。长期以来◆★◆◆★,广大发展中国家为探索符合自身国情的发展道路、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不懈努力◆★■,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。进入新世纪以来★■★,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,其经济规模已占全球半壁江山,在科技、教育、社会、文化等领域也取得长足发展。当前,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团结自强的意志更加坚定■■★◆★。我国坚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,倡导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,不断为改革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贡献智慧和方案,同国际社会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★■,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、全球安全倡议◆■★■、全球文明倡议,努力提升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全球事务中的代表性与话语权★■★★★,为世界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◆★★■◆■、奠定坚实基础,推动全球发展的版图更加全面均衡,使世界和平的基础更为坚实稳固。这进一步拓展了世界各国的发展与合作空间,也为我国发展带来新的战略机遇。
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★★■■,我国经济近年来经受住了内外部各种风险和不确定因素的考验◆★,稳住了宏观经济大盘。2020年我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■★◆,2020—2022年我国GDP年均增速达4.5%,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保持领先。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,我国发展具有“五个战略性有利条件”,即有中国的坚强领导★★、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、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、有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、有自信自强的精神力量。
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、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。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到实处,我国经济发展内生动能将更加强大。比如,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(GDP)已经接近高收入国家门槛,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。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我国人均GDP将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■◆◆■★★。实现这一目标★■◆◆■,我国经济实力将进一步增强,人民生活水平将进一步提高,发展的含金量将进一步提升。又如◆■★,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◆■◆◆,党的二十大报告对“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,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◆★◆■◆”作出战略部署。贯彻落实相关部署,将进一步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,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,提高在全球配置资源的能力■★★■◆,使我国经济发展平衡性★■◆、协调性◆◆■■★、可持续性明显增强,迈上更高质量、更有效率、更加公平、更可持续◆★★★◆、更为安全的发展之路★★,把我国经济发展所具备的巨大潜力转化为强大经济实力,不断创造新的战略机遇。
当今时代,数字技术★■、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◆■★■★■。随着互联网、大数据◆◆★◆★★、云计算、人工智能◆◆、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并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★★◆■■■,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◆◆、辐射范围之广、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,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、重塑全球经济结构◆■★■★、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★■■◆★。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★■,与其他生产要素有机结合,不仅能够提高生产要素的匹配效率、促进生产要素的顺畅流通★■◆★、激发生产要素的创新活力■◆★★★■,提高全要素生产率,而且有利于促进传统生产方式实现数字化■■◆■、网络化、智能化变革。发展数字经济,是我们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,有利于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,有利于推动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,有利于推动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。
党的十八大以来◆◆■◆■◆,以习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数字经济,将其上升为国家战略,从国家层面部署推动数字经济发展◆★◆。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★■■◆,我国数字经济发展较快、成就显著。2012—2021年◆■,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11万亿元增长到45■◆■★★★.5万亿元■◆◆■■◆,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二◆★■,数字经济占GDP比重由21.6%提升到39.8%,云计算■■★◆◆、大数据★■、人工智能■■◆★★、区块链等数字技术应用于经济活动已具备较雄厚的硬件基础★★◆■,许多方面位居世界前列,成为我国实现弯道超车■★、重塑国际竞争优势的关键领域◆★■★。同时,针对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面临的一些短板弱项,充分发挥海量数据和丰富应用场景优势,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,着力解决◆★■■★■“卡脖子”问题★◆■,促进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,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,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★■■■■◆,将为更好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战略机遇、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断谋势、蓄势、聚势。
科技创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★◆★★◆,是应对许多全球性挑战的有力武器★■■◆■。从世界现代化历史看■★◆,西方发达国家大都是在科技革命中把握住历史机遇■◆★◆■、形成强大科技创新能力而先后崛起的。